剪毛工藝
織物品種、風格不同,所要求的加工工藝也不一樣。比如: 平剪絨:織物首先要預剪毛,再經過上漿定型、燙光,然后精剪毛。產品要求絨面平整,...
織物品種、風格不同,所要求的加工工藝也不一樣。比如:
平剪絨:織物首先要預剪毛,再經過上漿定型、燙光,然后精剪毛。產品要求絨面平整,絨毛伸直、松散,有良好的光澤和手感。由于燙光能使絨毛纖維的卷曲伸直并干熱伸長,故預剪毛高度比終剪毛高度要低1~2mm,這樣終剪時可減輕負荷,并保持絨毛的光澤。
仿裘皮毛絨(長毛絨):要求絨面有良好的層次感,表面的剛毛、中間毛要平齊,底層絨毛有收縮層次。預剪毛須將各層次毛剪平,在上漿定型過程中有熱縮性的底絨收縮,燙光后表層不收縮的纖維拉長伸直,經精剪毛時剪平。這樣就能達到天然裘皮的毛絨層次效果。
仿羊羔絨:一般產品經預剪毛后直接起球或上漿定型后起球。絨球的大小受剪毛高度、織物厚度的影響。毛高一定時厚重織物的絨球較小,輕薄織物的絨球較大。
天鵝絨針織物:將針織毛圈組織經剪毛后形成表面直立絨毛,坯布一般經水洗(或染色脫水)、汽蒸烘干后再剪毛??椢锏丶啛峥s性好、強度高;毛圈一般根據服用要求采用棉紗、混紡紗、人造絲或滌綸絲,捻度要低而均勻,織造高度在2.5~3.1mm。剪毛一般進行兩次。
影響織物剪毛效果好壞的因素,除了所采用的工藝過程是否合理以外,還有剪毛機本身的制造質量和操作調整方法等,其中剪毛刀、托刀的選型和磨礪調整尤為重要(具體見有關操作規(guī)程)。
絨毛方向的影響:不同的織物編織狀態(tài),決定了毛絨具有一定的方向。毛絨順向上機剪毛,纖維易成束狀,剪后易顯波紋。逆向上機剪毛,纖維易松散,剪后絨面較平齊。
織物的影響:毛絨越厚重,剪切負荷越大,剪毛越困難。絨毛纖維越粗,剛性越好,剪切越容易;纖維越細,剛性差,不易豎立和分散,絨面不易剪平。
游動剪毛:為了使圓刀和平刀不發(fā)生固定磨損,保護刃口,提高使用效率,有時在剪毛時使圓刀橫向游動。
刀的調整:一般剪毛刀的剪口在托刀刃的上方,此處絨毛的豎立效果較好,兩者的間距決定剪毛高度;對于絨毛不易豎立的織物,我們的經驗是將刀口移至托刀刃的后方,利用圓刀片的轉動帶起絨毛進入剪口,剪口與托刀刃的間距決定剪毛高度。